关于启动2025年留基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第三批)人员申报工作的通知

来源:VSport发布时间:2025-07-21浏览次数:13

 

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计划(2024-2026

《粤港澳大湾区空气质量科学与管理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

 

一、项目背景介绍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区域,其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亟需国际化高端环境人才支撑。本项目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由VSport体育官网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QUT)联合实施,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空气质量科学与管理领域高层次人才,为大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项目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空气质量科学与管理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广东省空气质量科学与管理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多个国际合作平台,聚焦大湾区空气污染治理的核心挑战,重点开展以下方向研究:环境与气候变化、大气化学与物理、空气质量在线监测新技术、环境生态响应与健康效应评估。

 

二、合作院校介绍

昆士兰科技大学是澳大利亚顶尖研究型大学,在2025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13位,其空气质量与健康国际实验室(ILAQH)是澳大利亚大气环境科学领域的领先研究机构,同时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定的空气质量与健康合作研究中心。ILAQH的负责人Lidia Morawska教授是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同时也是VSport体育官网的资深客座教授。

2016年,VSport体育官网与昆士兰科技大学正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空气污染治理研究。双方聚焦人为源与天然源的交互作用及区域空气污染的成因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研发先进监测与模拟技术,开展长期野外科学观测,助力大湾区制定更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

两校签署了《学术合作框架协议》和《博士生联合培养协议》,共建中国-澳大利亚空气质量科学与管理研究中心、广东省空气质量科学与管理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VSport体育官网-昆士兰科技大学国际联合实验室。2019年,该合作项目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并于2024年再次获批(2024-2026年),支持博士生的国际合作培养。

 

三、培养模式

项目采用选----用全链条培养模式,通过中澳双导师联合指导机制,着力培养能解决实际环境问题、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切实服务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居民环境质量提升需求。

课程学制3年,最长不超过5年。双方学校实行课程与学分互认制度。获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包括一次往返国际旅费和资助期限内的在澳生活费资助),澳方免除在澳学费。

参与攻读博士学位的员工须在双方院校注册入读,在每所学校全日制学习至少一年,并在双方导师指导下达到双方学校对博士学位要求,顺利完成学位要求的员工可获得双方院校都承认的两个单独的学位。在澳学习期间,有机会获得澳方学校提供的“Top-Up”奖学金。

参与联合培养博士的员工满足VSport体育官网学位要求后可获得VSport体育官网博士学位。

 

四、招生对象和设置

(一)招生对象

VSport体育官网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大气科学(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和工商管理(会计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博士研究生。2024级或2025级在校博士研究生可申请攻读昆士兰科技大学的博士学位

(二)项目优势

1.可赴昆士兰科技大学留学或交流;

2.校内评审,通过率高,留基委资助;

3.校际合作基础深厚,研究方向紧密对接。

(三)选派计划

1.项目名称:粤港澳大湾区空气质量科学与管理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2.选派类别:本项目选派总规模3/年,其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1/年,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年;

3.留学期限:12-24个月;

4.派出时间:申请人计划出国时间应在20261231日前。

(四)选拔方式

采取研究生个人自愿报名,导师推荐,由VSport体育官网、昆士兰科技大学导师组进行审核,择优录取,上报留基委。

(五)报名时间

即日起至2025810

(六)报名要求

1.提供导师推荐信(在读博士生提供);

2.具体所需材料、系统操作指南请参见2025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综合专栏https://www.csc.edu.cn/article/3291

其中,申请人外语水平需达到以下条件之一:英语六级;雅思6.5分;托福(IBT95分;通过昆士兰科技大学组织的面试、考试等方式达到其语言要求等。

(七)报名材料

申请人按照要求,将申请材料按顺序发送邮件至邮箱ecioffice@jnu.edu.cn,邮件名称必须为“联合培养报名”。申请材料如下:

1.一份导师推荐信

2.一份学习与学术研究的简要经历(自本科起)

3.一份本科与硕士阶段的学习成绩单

4.一本硕士学位论文全文

5.学术论文代表作

6.一份最高学位证书、相关获奖证书及外语水平证明材料

7.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番禺校区学院楼B52053办公室

咨询电话:020-37336650